宝应:园区运作的创新思维
发布:2009-10-18 18:39:31 来源:宝应0514.cc 浏览次 编辑:佚名
本日扬州网消息:当产业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方略被正确定位以后,产业园和项目集中区就成为各地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园区规划、建设的水平越高,招商引资的质量随之越好,园区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最具竞争力的要素之一。但在政府财政相对吃紧的县市,园区建设资金哪里来?我们在宝应两天的采访中发现,创新思维乃是解决发展中困难的不二宝贝。
安宜:社会资本的磁吸效应
走进宝应城北产业区,最吸引我们眼球确当数安宜镇的项目集中区。建成区2000多亩的土地上已接纳50个项目,其中外商独资项目2个,中外合资项目6个,民资项目42个,项目总投资达7.8亿元,利用外资2130万美元。目前该镇正在进行三期工程规划。
集中区建设之初,安宜镇也像其他乡镇一样,走政府办园之路。但基础设施的巨大投入与政府可支配资金的巨大落差,让该镇不得不寻求新的建设资金突破口。
在政府完成路桥、拆迁等基础工作后,创业园的厂房建设成为该镇一个接纳社会游资的尝试。
安宜是个近郊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各村都有一笔拆迁补偿费。该镇动员各村将这笔“死钱”变成“活钱”,变成村组的稳定收入。协力建标准化厂房出租或出售的双赢思路一出台,就立即赢得了5个村场的积极参与。
社会游资变成创业资金后,不仅筑起了该镇的引凤之巢,还为各村招商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上风。由于各村有自己的厂房,出外招商变得轻易了。客商招来了,不仅房租自己落,还与镇进行退税分成。据集中区的负责人先容,去年每个村净收益均在10万元以上,有个别村达到了20多万元。一名村干部同我们算了一笔账:一幢标准化厂房建设资金不到100万元,不到10年就可收回投资。
丰厚的收益也让其他有“闲钱”的眼馋了。二期工程中的9幢厂房全部由宝应电力先行公司投资建设,已经洽商成功租赁出去6幢双层厂房,剩余的3幢单层厂房有20多家在谈。三期工程刚刚启动,社会上有一定实力的人就到集中区来洽商代建厂房事宜了,其中有5家正式报了名。
社会游资的集中使用,让政府也腾出了财力,集中用于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三期工程的“两路三桥”已经建成,总投资达2000万元。
耿耿:园区运作的招商实践
耿耿产业集中区是望直港镇完全市场化运作园区的一个成功范例。
望直港搞产业集中区是有挫折的,2002年建城东产业项目集中区,政府勒紧裤带投入360万元,其中还有干部集资款130万元。但两年后,集中区仅有6家小企业进驻。
望直港镇党委副书记冀立平以为,乡镇要搞项目集中区很难,一是资金的瓶颈,二是招商的艰难。尤其是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乡镇。
面对集中区建设的缓慢进程,镇党委一班人陷入了思考之中:没有非常规的发展路径,望直港就不会有超常规的发展速度。
怎么办﹖自己气力不够只有借助外力。县委书记闻道才为他们破解发展困难牵了根红线。其时,原上海市市政总公司董事长、全国劳模张耿耿想拓宽公司的经营范围,正在寻找新的投资领域。望直港镇赶赴上海,提出了合作建设集中区的设想,双方一拍即合:张负责园区所有基础设施的投入,占总股份的51%,望直港镇以土地入股,占49%,成立耿耿投资公司对集中区进行完全的市场化运作。
2003年8月,张耿耿挟首期5000万巨资,开始3000亩土地的先期运作,同时更利用自己的品牌上风和个人影响力参与招商。望直港也直接亮出张耿耿的招牌,2年时间即引进企业41家,目前已有16家企业正式投产,总投资3.67亿元;还有30多个小企业想进区,但囿于投资密度的限制,这些企业被拒之门外。为留住这些成长型企业,今年由耿耿投资公司开展对外招商,与苏南一企业合作建设标准化厂房,供这些企业租用。目前,该客商已经签订了投资2000万元建设标准化厂房的协议。
冀立平告诉我们,现在镇党委政府的工作简单了,我们只要一心一意招商,一心一意为客商服务就行了。精力一集中,效果当然就好了。
宝胜:产业链上的企业运作
宝胜团体建设意大利园的个案在扬州境内都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性。
宝胜团体是我市最大的电工电缆生产企业,年实现销售已达40亿元的规模。多年的对外合资合作,让他们确立了与意大利电工电缆企业加深合作领域的发展定位。该县规划了1000亩土地,正式启动了“宝胜电缆城”建设。
新园区划分为特种电缆产业区、电缆材料产业区、电气产品产业区、高新技术合资合作区、A股上市项目区、现代化物流中心、信息化指挥关键以及文化休闲广场等八大区域,并通过A股上市召募社会资金、申报项目争取国家资金、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国外资金等方式,实施多元化投入。
我们在现场看到,首批规划有8个项目相继进入园区:铜杆项目已经形成了年产4万吨铜杆的生产能力,预计2005年实现产值8.5亿元;电线项目2005年将新增销售7000万元;电气公司扩建工程一次性按年产5亿元的生产规模进行规划,新建标准厂房26000平方米,已于3月份完成搬迁并投入正常生产;宝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也将于近期正式挂牌运营;地铁干线信号电缆已经正式投产,并通过了铁道部组织的项目审查;特种橡套电缆、导体加工等项目将于近期投产;中压交联电缆项目已于3月份开工,该项目总投资超过1亿元,预计明年将新增产值7亿元以上。
宝应县委政策研究室的同道谈及意大利园的运作模式,不无自豪地先容,这是一个完全以地方特色产业为基础,以企业为完全投资主体的园区。这种运营方式,既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地方做大支柱产业的必然途径。
开发区:土地与基础的互置模式
走进省级开发区宝应开发区,一股大开放、大开发之风便迎面扑来。248个项目在开发区内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时时吸引着你的眼球,而新区的18个在建项目和4个投产项目也呈现勃勃生机。
开发区的同道告诉我们,开发区是完全的自主开发,政府不给投资。
翻开开发区的投资账,我们理解了“自主开发”的含义:12年园区总投入5.7亿元;刚建设2年多的新区也已投入2.3亿元。
这巨大的投入资金哪里来?开发区的同道笑道:“土地换基础”是主要运作模式。
以今年为例,开发区资金预算支出达1.0753亿元,而可望张罗的资金仅有5100万元,资金缺口巨大。该园积极开展土地资本的运作,在城市河南包装了2000多亩土地实施贸易用地置换,由开发商搞好新区行政功能区的道路建设为条件。今年新增基础设施5000万元,也是全部依靠土地运作解决工程资金的。
记者在现场看到,通过“土地换基础”,目前金湾路延伸段浇筑成功,荷香路延伸段已经完工,府前路正在清障及拆迁扫尾,柳河路正在集土,所建道路的亮化工程基本到位。
同时,该县还在开发区内划出一块,设立了欧洲产业园,由北京市华侨商会副会长、欧洲商会会长徐成松独立运作,按引进项目的到账资金总额提成。欧洲园运行8个月时间,已洽商了五六个项目。目前,投资500万美元的意大利比诺团体已经在园内正式注册。
相关文章
安宜:社会资本的磁吸效应
走进宝应城北产业区,最吸引我们眼球确当数安宜镇的项目集中区。建成区2000多亩的土地上已接纳50个项目,其中外商独资项目2个,中外合资项目6个,民资项目42个,项目总投资达7.8亿元,利用外资2130万美元。目前该镇正在进行三期工程规划。
集中区建设之初,安宜镇也像其他乡镇一样,走政府办园之路。但基础设施的巨大投入与政府可支配资金的巨大落差,让该镇不得不寻求新的建设资金突破口。
在政府完成路桥、拆迁等基础工作后,创业园的厂房建设成为该镇一个接纳社会游资的尝试。
安宜是个近郊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各村都有一笔拆迁补偿费。该镇动员各村将这笔“死钱”变成“活钱”,变成村组的稳定收入。协力建标准化厂房出租或出售的双赢思路一出台,就立即赢得了5个村场的积极参与。
社会游资变成创业资金后,不仅筑起了该镇的引凤之巢,还为各村招商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上风。由于各村有自己的厂房,出外招商变得轻易了。客商招来了,不仅房租自己落,还与镇进行退税分成。据集中区的负责人先容,去年每个村净收益均在10万元以上,有个别村达到了20多万元。一名村干部同我们算了一笔账:一幢标准化厂房建设资金不到100万元,不到10年就可收回投资。
丰厚的收益也让其他有“闲钱”的眼馋了。二期工程中的9幢厂房全部由宝应电力先行公司投资建设,已经洽商成功租赁出去6幢双层厂房,剩余的3幢单层厂房有20多家在谈。三期工程刚刚启动,社会上有一定实力的人就到集中区来洽商代建厂房事宜了,其中有5家正式报了名。
社会游资的集中使用,让政府也腾出了财力,集中用于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三期工程的“两路三桥”已经建成,总投资达2000万元。
耿耿:园区运作的招商实践
耿耿产业集中区是望直港镇完全市场化运作园区的一个成功范例。
望直港搞产业集中区是有挫折的,2002年建城东产业项目集中区,政府勒紧裤带投入360万元,其中还有干部集资款130万元。但两年后,集中区仅有6家小企业进驻。
望直港镇党委副书记冀立平以为,乡镇要搞项目集中区很难,一是资金的瓶颈,二是招商的艰难。尤其是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乡镇。
面对集中区建设的缓慢进程,镇党委一班人陷入了思考之中:没有非常规的发展路径,望直港就不会有超常规的发展速度。
怎么办﹖自己气力不够只有借助外力。县委书记闻道才为他们破解发展困难牵了根红线。其时,原上海市市政总公司董事长、全国劳模张耿耿想拓宽公司的经营范围,正在寻找新的投资领域。望直港镇赶赴上海,提出了合作建设集中区的设想,双方一拍即合:张负责园区所有基础设施的投入,占总股份的51%,望直港镇以土地入股,占49%,成立耿耿投资公司对集中区进行完全的市场化运作。
2003年8月,张耿耿挟首期5000万巨资,开始3000亩土地的先期运作,同时更利用自己的品牌上风和个人影响力参与招商。望直港也直接亮出张耿耿的招牌,2年时间即引进企业41家,目前已有16家企业正式投产,总投资3.67亿元;还有30多个小企业想进区,但囿于投资密度的限制,这些企业被拒之门外。为留住这些成长型企业,今年由耿耿投资公司开展对外招商,与苏南一企业合作建设标准化厂房,供这些企业租用。目前,该客商已经签订了投资2000万元建设标准化厂房的协议。
冀立平告诉我们,现在镇党委政府的工作简单了,我们只要一心一意招商,一心一意为客商服务就行了。精力一集中,效果当然就好了。
宝胜:产业链上的企业运作
宝胜团体建设意大利园的个案在扬州境内都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性。
宝胜团体是我市最大的电工电缆生产企业,年实现销售已达40亿元的规模。多年的对外合资合作,让他们确立了与意大利电工电缆企业加深合作领域的发展定位。该县规划了1000亩土地,正式启动了“宝胜电缆城”建设。
新园区划分为特种电缆产业区、电缆材料产业区、电气产品产业区、高新技术合资合作区、A股上市项目区、现代化物流中心、信息化指挥关键以及文化休闲广场等八大区域,并通过A股上市召募社会资金、申报项目争取国家资金、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国外资金等方式,实施多元化投入。
我们在现场看到,首批规划有8个项目相继进入园区:铜杆项目已经形成了年产4万吨铜杆的生产能力,预计2005年实现产值8.5亿元;电线项目2005年将新增销售7000万元;电气公司扩建工程一次性按年产5亿元的生产规模进行规划,新建标准厂房26000平方米,已于3月份完成搬迁并投入正常生产;宝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也将于近期正式挂牌运营;地铁干线信号电缆已经正式投产,并通过了铁道部组织的项目审查;特种橡套电缆、导体加工等项目将于近期投产;中压交联电缆项目已于3月份开工,该项目总投资超过1亿元,预计明年将新增产值7亿元以上。
宝应县委政策研究室的同道谈及意大利园的运作模式,不无自豪地先容,这是一个完全以地方特色产业为基础,以企业为完全投资主体的园区。这种运营方式,既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地方做大支柱产业的必然途径。
开发区:土地与基础的互置模式
走进省级开发区宝应开发区,一股大开放、大开发之风便迎面扑来。248个项目在开发区内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时时吸引着你的眼球,而新区的18个在建项目和4个投产项目也呈现勃勃生机。
开发区的同道告诉我们,开发区是完全的自主开发,政府不给投资。
翻开开发区的投资账,我们理解了“自主开发”的含义:12年园区总投入5.7亿元;刚建设2年多的新区也已投入2.3亿元。
这巨大的投入资金哪里来?开发区的同道笑道:“土地换基础”是主要运作模式。
以今年为例,开发区资金预算支出达1.0753亿元,而可望张罗的资金仅有5100万元,资金缺口巨大。该园积极开展土地资本的运作,在城市河南包装了2000多亩土地实施贸易用地置换,由开发商搞好新区行政功能区的道路建设为条件。今年新增基础设施5000万元,也是全部依靠土地运作解决工程资金的。
记者在现场看到,通过“土地换基础”,目前金湾路延伸段浇筑成功,荷香路延伸段已经完工,府前路正在清障及拆迁扫尾,柳河路正在集土,所建道路的亮化工程基本到位。
同时,该县还在开发区内划出一块,设立了欧洲产业园,由北京市华侨商会副会长、欧洲商会会长徐成松独立运作,按引进项目的到账资金总额提成。欧洲园运行8个月时间,已洽商了五六个项目。目前,投资500万美元的意大利比诺团体已经在园内正式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