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宝应县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为推动我县计划生养工作深入开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现将《宝应县人口与计划生养工作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希认真遵照执行。
二00四年十仲春一日
宝应县关于人口与计划生养工作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养工作稳定低生养水平的决定》(中发[2000]8号以下简称《决定》)的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锐意创新,逐步建立和完善依法治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与计划生养工作机制,努力推动我县计划生养工作向高层次、高水平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根据省、市有关要求,现就宝应县人口与计划生养综合改革的实施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我县人口与计划生养工作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心《决定》精神,以改革促进步,以创新求发展,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探索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满足群众需求的计划生养工作机制,在各级党委政府同一领导下,实施部分配合、群众参与、综合治理、总体推进的人口与计划生养工作新格式,努力促进我县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县尽快步入全省计划生养示范县的行列。
实施综合改革的战略目标是:进一步稳定低生养水平,确保“十五”期间实现省级计划生养示范县目标。至2005年底,全县人口控制在93万人,年均出生率控制在8.04‰,年均计划生养率保持在98%以上,婴儿性别比趋于基本正常,出生人口素质明显进步。
——积极建起调控有力的治理新体系。构筑起“党政领导,部分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新机制。
——积极建立计划生养宣传教育大联合、大宣传的体系。大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初步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养文化。
——积极建立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服务体系。推行计划生养公共型服务、倡导型服务、特需型服务,大力开展计划生养系列服务工程,基本满足育龄群众生养、节育、不育和生殖健康等方面的需求。
——形成较完善的计划生养政策法规和维护育龄群众正当权益的保障体系,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计划生养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的新框架。
——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爱岗敬业、廉洁从政、服务于民”的总体要求,建立一支素质高、作风正、业务精、群众满足的计划生养干部队伍。
二、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
㈠改革人口与计划生养治理体制
1、改革“以户籍地人口治理为主”的计划生养治理模式,建立“以现居住地治理为主”新的治理模式。把活动人口、下岗职工、人户分离等各类育龄职员的婚育行为,全部归属于现居住地进行治理,并全面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同时,逐步建立起适应新形势下人口与计划生养工作发展需要的规划统计、信息治理和科学评估等相关配套制度。
2、改革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治理模式,建立“单位负责、条线结合,以现居住地治理为主”的新的治理体制,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各类所有制企业法人(负责人)责任制,建立各种所有制形式企业法人代表和单位负责人计划生养工作责任制,落实单位计划生养工作职员、经费和措施,以及计划生养的奖励优惠政策。同时把计划生养治理和服务全面纳入现住地政府治理。住地政府会同各主管部分建立综合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落实赏罚措施。
3、进一步加强活动人口治理。活动人口治理在实现现居住地治理为主的同时,流入地(现居住地)应及时与流出地联系,查验已婚育龄妇女婚育证实。同时,建立活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统计信息治理档案、数据库,提供生养、节育等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并定期向流出地反馈生养、节育信息。公安、民政、工商、劳动、计生等部分对活动人口治理实行汇办制度,定期联席办公,切实抓好办证、租房、用工等环节的治理和服务。
㈡改革计划生养宣传和技术服务体系
1、改革宣传教育的形式、内容及工作体系
⑴建立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养宣传教育的网络。建立以各级党校为主体,面向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网络;以中小学校为主体的面向学生的宣传教育网络;以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介为主体,面向大众的社会宣传教育网络;以各级人口学校为主体,面向广大育龄人群的宣传教育网络;以协会中心户为主体的宣传教育网络,形成群众自我宣传、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宣传教育体系。
⑵建立宣传教育齐抓共管的新格式。各级宣传部分把人口与计划生养的宣传教育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内容进行考核,逐步建立利用社会气力宣传和部分宣传相结合的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计划生养宣传教育的新格式,形成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养理论宣传、社会宣传、新闻宣传、群众宣传的系统框架。
⑶深化宣传教育的内容,拓宽计划生养宣传教育的范围。宣传教育要以创建新型的生养文化为主旋律,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主线,促进计划生养宣传教育向纵深发展,使计划生养宣传教育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群众生产、生活、生养服务相结合,与创建文明乡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相结合。同时,以进步群众人口与计划生养知识知晓率为目的,深入开展以政策法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养知识宣传教育,根据群众需求制作和发行图文并茂的计划生养宣传品,并做到进村入户,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的科技含量,突出温馨化、个性化、科普化、精品化的特色,增强宣传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
⑷创新宣传教育的方式和方法。逐步建立“村为主”的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把宣传教育的重心向基层延伸,向村级下移。人口学校的教育由镇为主向村为主转变,并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进步电教化的份额。在方法上,变计生部分一家唱“独脚戏”为齐抓共管,树立“大人口”、“大宣传”的意识,突出综合协调,构筑起以宣传部牵头,多位一体,部分联动,阵地共建,资源共享的模式。在方式上,改变原来以行政手段为主的被动式、灌输式的宣传教育方式,倡导启发式、引导式个性化的温馨宣传,坚持以服务为重点,以教育为先导,建立起“宣传随着服务走,服务围着群众转”的新型宣传教育形式,寓宣传于服务之中,增强宣传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2、改革政策法规治理工作机制
⑴改革基层人口计划的治理模式。用政策指导群众的生养行为,实行“按政策生养”的计划生养治理机制。切实维护群众的正当生养权利,认真执行现行生养政策,凡符合生养政策的,计划生养部分应主动将政策和服务送上门,寓治理于服务之中。改过去“一孩生养证”为按政策生养。同时,坚持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积极引导广大育龄群众逐步推行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并通过优质的服务,进步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率、及时率和有效率。
⑵适应基层民主与法制建设,逐步推行计划生养村民自治。建立完整的计划生养村民自治治理体系。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制订《计划生养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及相配套的各项制度。建立计划生养村民自治领导小组及村民议事会、议事小组等组织。推行计划生养村务公然和民主评议监视制度,不断完善民主监视机制,构建以村支部、村委会、村民议事会和计生协会四位一体的村级计划生养工作框架,实施民主决策、民主治理、民主监视,实现计划生养村民自治,使群众在计划生养工作中自我治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真正确立广大人民群众计划生养的主体地位,进一步调动广大群众参与计划生养工作的积极性,使计划生养工作逐步走上民主化、法制化、规范化治理和服务的轨道。
3、改革技术服务的运行机制
⑴规范计划生养技术服务运作体系。坚持国家指导和个人自愿相结合的原则,维护公民享有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权,推行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按照国务院公布的《计划生养技术服务治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规范服务范围、服务项目,搞好计划生养技术服务机构的资源配置。通过引进高科技人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展技术服务的上风项目,进步科技含量,不断进步计划生养技术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⑵逐步实施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和医疗、妇幼保健部分相配合的运行机制。村级推行计划生养服务室、卫生室“两室合一”,按照“上风互补、资源共享、优质服务、共同发展”的原则,以计划生养技术服务机构的阵地,医疗、保健部分的人才技术上风形成联动机制,拓宽服务内容,搞好特色服务,不断进步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⑶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技术创新工作。积极引导和推广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推行“计划生养优质服务工程”,逐步推行“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和“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工程”,积极开发生殖健康服务,努力满足群众对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的需求,努力进步人口素质。
4、改革统计信息治理体制
⑴规范计划生养统计信息治理,按照科学、实用、简便易行、便于操纵的原则,实行统计信息扎口治理,改革和规范现有的人口与计划生养各类统计信息资料的设置,最大限度地减少繁琐重复环节,实行综合利用,进步工作效率。通过改革,村级计划生养信息上报要达到及时、正确。
⑵不断拓宽人口与计划生养的信息采集渠道,完善信息采集办法和综合利用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统计信息引导、评估和服务的作用。建立计划生养信息通报制度,民政、公安、卫生、统计、计生等部分定期相互通报有关信息制度,实现人口信息的资源共享。
5、改革考核评估机制
⑴改进人口与计划生养指标考核评估体系。根据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分职责,科学设置指标体系。依据工作重点公道设置指标权重比分,进步考核工作的可操纵性,克服过去指标过高,指标过多的情况,充分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把育龄群众当作计划生养的主人,将考核的重点逐步转向更好地为群众开展服务,以服务的质量和群众的满足程度作为评估计划生养工作的主要内容。
⑵改进考核评估的方法。改变考核过多做法,减少考核评估次数。考核评估采取“分线、分级、分类”的办法,即,对各级党委、政府的考核,对计生部分条线的考核,对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考核。对各级党委、政府“三到位”情况的考核实行一年两次,对各级党委、政府人口指标的完成情况的考核实行三询的方法,即:电询、面询、函询。部分、单位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责任目标考核实行一年一次,计生部分业务工作考核实行年度评估与平时指导检查相结合的办法。
㈢建立和完善计划生养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
1、改革现有的独生子女奖励办法。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纳入镇财政年度预算,单位职工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由所在单位负责解决,无业职员、个体工商户子女父母奖励金由现居住地政府解决。
2、建立和完善计划生养利益导向激励机制。出台《宝应县人口与计划生养治理实施办法》,对执行计划生养的家庭以及经济特困户落实计划生养奖励政策和帮扶措施,积极探索和建立计划生养家庭的社会保障制度。
㈣改革计划生养干部人事制度
1、加强计划生养工作机构建设。县计生主管部分充分发挥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规划统计、政策法规、活动人口等治理服务职能。5万人以下的镇配备公务员1人,5万人以上的镇配备公务员2人。公道配置县镇服务站技术职员,县镇服务站的职员要根据工作需要、总人口数目以及服务半径公道配置。县级计划生养服务站要不断加强医技气力,在职员配备上要求具有执业医师等资格的专业技术职员比例应在80%以上。要有专职B超及检验、药学等医技职员,并应积极引进计划生养专业高级技术职称的学科带头人。镇级计划生养服务站原则上不低于4人,医学专业技术职员应占3/4以上,至少有1名执业(助理)医师。B超及检验、药学职员要持证上岗。
2、改革用人制度。在计生系统内部实行干部岗位轮换制、资质证书认证制度,加强对干部的治理约束,全面进步计划生养干部的业务素质。在技术岗位设岗空员的情况下,面向社会招聘高层次医技职员及治理职员,增强技术干部队伍的活力。
公务员实行公然职位,竞争上岗。在稳定机构、科学设置岗位、核定编制的基础上,按照人事部分规定和干部“四化”的要求,面向社会公布职位,公然选拔、择优录用,年龄在35周岁以下,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优秀年轻干部。
事业职员一律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职位聘任制、人事代理制。科学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根据本人的实际能力,择优选聘,签订聘用合同,确定聘用关系。
实行绩效评估制。根据岗位职责,按照客观公正的原则,采取年度目标考核、平时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突出工作实绩,根据考核结果,对经考核不称职、分歧格、不宜从事计划生养工作的职员,通过人事部分进行调整、待岗分流直至解聘。经考核,任期内称职或合格的,继续聘任,根据绩效落实工资待遇。
村级计划生养专职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制。采取公平竞争的原则,选拔35岁左右、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具有强烈事业心,能胜任工作的担任村计划生养专职干部,实行镇管、村用、县备案,落实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估制,同时,对任期内考核不称职,群众不满足的,进行淘汰。
㈤改革社会抚养费征收、使用、治理办法及建立计划生养经费投入机制
农村税费改革后,社会抚养费由“镇收县管、财政监视”治理体制改为“收缴分离、预算治理”,由镇同一征收,到指定银行专户缴款,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全部用于计划生养专项补助。同时,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计划生养经费投入机制。即计划生养事业经费纳入县、镇两级财政预算,县级财政按照与市政府签订的目标治理责任书提出的标准投入到位。镇级财政计划生养事业费按照县政府下达的指标确保到位,由镇财政同一拔付使用。
三、实施综合改革工作的保障措施
㈠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熟悉人口与计划生养工作综合改革的意义,切实把这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社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总体规划,制定计划、落实措施,解决好综合改革的关键和实际困难,确保人口与计划生养综合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㈡加强组织实施。县人口与计划生养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各有关部分、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制定综合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抓好试点,以点带面,逐步实施。各镇按照综合改革的要求,认真落实,确保人口与计划生养综合改革目标任务的实现。宝应县计划生养局
二OO四年十仲春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