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复合型人才高地——县职教集团改革发展记事

发布:2009-10-18 18:53:58  来源:宝应0514.cc  浏览次  编辑:佚名
     2003年8月职教团体成功组建。近几年来,团体始终坚持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办学方向和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以示范专业创建为抓手,以教学质量和就业质量为重点,以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实习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市场化、成人教育终身化,转变观念,抢抓机遇,创新机制,深化改革,取得了良好的办学业绩:团体顺利通过国家级重点职校重新认定,成为江苏省首批29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之一,被省教育厅表彰为职业教育先进学校,成为省文明单位、扬州市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毕业生职业技能考核94%达中级工水平,“双证”齐发率达95%,就业率达98%,对口高考本科达线率居扬州市前列,学生犯罪率继续为零,宝应职业技术学校(院)顺利开工建设。
     职教团体的成功运转,塑造了我县职业教育的新形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其发展的奥秘何在?校长殷德平说:“是改革为我县职教事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是改革带来了职教事业的春天。”以改革为主线,团体提出了集约化经营、多元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集约化带来资源配置最优化
     新成立的职教团体由原县电大、教师进修学校、产业学校、旅游学校合并而成。团体成立前,四所学校专业设置重复、招生上互相竞争,造成了投入和资源的浪费。为此,团体成立了办公室、招生就业处、继续教育处、计划财务处、校办产业处共五个部分,实现对团体原有四所学校人事、财务、招生、就业等工作的全面统筹,适时、同一对各个校区师资、实验实习资源进行调配、优化组合,设置了安宜北路、叶挺路、泰山路三个校区,将校区工作定位在教育教学具体业务上,做到了统分结合,分工协作,全局一盘棋,既最大限度发挥了治理和资源利用效益,又尽可能保护了办学单元和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团体成立后,在育人、服务、宣传上做文章,努力塑造职业教育新形象。首先,做大成人教育。在进行广泛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主动上门服务,了解需求,适时开班,挑选优秀教师任教,2005年共培训8749人次,培训项目达29种。启动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双后双百”工程,延伸“金桥行动”,推动“4050工程”。继续教育工作受到省电大表彰。其次,推进行风建设。打造和谐校园,开展“教师回报社会”及扶弱助残活动,狠抓师德和“三风”建设,自觉接受行风评议和社会监视,杜绝以教谋私、有偿家教,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校务公然。第三,强化职教宣传。拓展对外宣传范围,不断进步宣传效应,创办校报,办好网站,及时推介团体办学成果、新人新事,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塑造职业教育的崭新形象。
     集约化经营带来了事业规模的成倍增长、教学质量的明显进步、办学质量的逐年攀升。2005年学历教育招生2351人,对口高考401人,普通大专64人,五年高职228人,“2+2”大专58人,开放本科59人,开放专科114人。目前,团体学历教育在校班级156个,人数7000人,比团体成立前的3000人增长了130%,非学历教育8000多人。作为我县惟逐一所集本科、大专、中等教育和岗位培训于一体的办学实体,团体已成为本地职业教育实实在在的“航空母舰”。
     多元化拓出发展新空间
     团体成立后围绕生源状况、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以扩张中等职教规模为突破口,制定了事业远景发展规划,明确了做大中职、做优高职、做活培训及“三步走”的发展思路。2005年5月30日,学校与光华团体所属苏州产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11月26日宝应职业技术学校(院)开工建设,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预计今年8月底前交付使用,同时力争顺利成为全国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之一和本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基地。
     招生办学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学校一方面加强市场调研,强化招生宣传,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中心初中,并加强与县内外媒体的合作,多渠道宣传学校;另一方面多方寻求联合办学单位,与宝胜团体等着名企业构建战略伙伴关系,与哈尔滨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奥鹏远程学习中心合作,与中西部地区有关职校特别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垦12师职业学校联手,并争取上级电大及本市有关职业院校的支持,扩大招生计划。同时,在县教育局和各中心初中的大力支持下,用好提前招生政策,认真抓好入学考试、新生报到等各个环节,确保招生工作更上一层楼。
     突出专业建设,不断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特点,切实进步学校的竞争力。近年来,学校把专业现代化建设作为整体工作的抓手,通过积极努力,在2004年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成为省示范专业的基础上,2005年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顺利通过省级示范专业验收,机械加工技术、计算机应用专业同时成为市示范专业。今年,学校以股份制的形式创办了恒达驾校,成为我县首个二类驾校。
     几年来,在办学经费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学校立足勤俭办学,成功置换原电大、进修学校老校区,为团体输血,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下大力气改善校园面貌和实验实习条件。学校累计投资600多万元,新建或重新装备了10多个专门实验室,兴建了全县最大的82座微机房,添置了6台数控机床,建立了数控模拟实验室和数控实验室,加大数控技术人才培养力度,为专业现代化建设和学生实验实习提供基础条件,学生的动手操纵能力和劳动技术等级进一步进步。
     多元化发展使团体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05年,705名学生赴苏州产业园区的外资企业实习,59名学生被本地德仪公司、凯翔电器和移动公司录用;在2005年对口高考中123名学生参考,22人达本科录取分数线,居全市前列。良好的教学实绩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好评,很多用人单位慕名前来招聘。
     谈起下一步的发展,殷校长满怀信心地说,团体上下将抢抓机遇,加快职业技术学校(院)的建设,在更高更大的平台上实现职教事业的新跨越,为宝应的产业化、城镇化发展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具体说,要抓好五个“高”:高水平建好职教中心,高强度整合职教资源,高标准建设实训基地,高要求塑造师资队伍,高质量培养技能人才。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0514.c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