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百年传统 谱世纪新篇------曹甸镇中心小学百年校庆巡礼

发布:2009-10-18 18:51:23  来源:宝应0514.cc  浏览次  编辑:佚名

     曹甸镇中心小学植根于古老而又洒满义士鲜血和红色种子的土地上。学校创建于1906年,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农村中心小学。学校沿革情况如下:
     起讫 校名 校址
     1906年     文伦学堂 曹甸中桥北面当铺巷四合院内(现农具厂院西)
     1921年     遭水灾停办
     1923年     曹甸小学 唐园沟
     1931年     曹甸小学 溢室(现镇中学所在地)
     1935年     曹甸小学 两团局(现酱醋厂北边).
     1938年     曹甸小学 郝兆本仓库(现曹南卫生室所在地)
     1940年     成达学校 
     1944年     日军撤退,曹甸镇变成瓦砾,学校停办。
     1949年     曹甸小学 当铺巷
     1949年秋 曹甸小学 毗卢庵(现义士墓西南方)
     1951年     曹甸小学 现镇中路99号
     1955年     曹甸中心小学 现镇中路99号
     2003年     曹甸中心小学一校两址 现镇中路99号(一 —三年级)现曹甸中心路南侧(四—六年级)
     2005年     曹甸中心小学 现曹甸中心路南侧
     在县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校于2003年开始易地新建,教育设施不断完善,校园面貌日新月异。学校现有34个教学班,1950名学生,97名教职工。学校百年的办学历程,铸就了“爱国、勤奋、求活、创新”的优良校风,形成了“严谨、务实、探索、奋进”的扎实教风,培养了“乐学、善思、好问、巧练”的良好学风。
     近年来,学校捉住创建省实验小学这一契机,围绕“办规范加特色的学校,塑合格加专长的教师,育全面加特长的学生”的办学思路,以“重科研、抓治理、保质量、炼特色”的办学策略,努力让每一位教师都得到进步,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让学校每一年都有新的跨越。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名小学、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扬州市合格小学、扬州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扬州市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还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中国少年儿童信息研究基地、江苏省和谐教育实验学校。县“绿色学校”、县“文明学校”、县“文明单位”、县“群众满足站所”。2005年11月顺利通过江苏省实验小学验收。
     一、创设现代化的育人环境
     公道规划校园
     学校按高出发点、高标准分期实施校园易地新建工程,总投入约1000万元。教学区两幢教学楼融为一体;运动区300米环形跑道和100米直道的田径场,两片篮球场、一片乒乓球场已新建完工;校园广场也已投入使用。学校占地总面积42599平方米,生均占地26.93平方米;建筑面积7482平方米,生均面积4.73平方米,活动面积12200平方米,生均达7.71平方米,绿化面积18000平方米,生均11.4平方米。
     完善教育设施
     学校建有34个普通教室,建成了多功能大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微机教室、美术创作室、音乐舞蹈室、自然实验室、图书资料室、师生阅览室、电子备课室等14个专用教室,另外还设有少先队队室、卫生保健室、档案资料室等。专用教室总面积达1248平方米。为了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满足课堂教学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要求,学校添置了液晶投影仪和视频展示台以及扫描仪、数码相机等系统设备。每个普通教室、教师办公室均已宽带接入,建起了校园网,更新了学校网站,学校拥有微机160台。图书38572册,生均拥有图书24.38册,学校各类教育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教学仪器和设备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被评为“宝应县‘三率工程'先进单位”。
     营造育人环境
     目前,学校已按现代化的要求整体设计了校园园林绿化,园林绿化工程已全面启动,全部工程到位后,校区内将有小桥流水、凉亭池塘、假山喷泉、竹林花坛。校园的每一间教室,每一个办公室,每一条走廊,每一片活动场地,每一块绿化都责任到人,保持整洁。他们努力追求“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的教育理念,积极营造人文氛围,用优良的环境熏陶学生的心灵。
     二、打造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一支师德高尚、教艺精湛的教师队伍。学校在培养合格加专长的教师、打造一个过硬的群体上重点抓了四个方面。
     强化领导班子队伍建设
     学校坚持把群众信任的,能干事、肯干事、靠得住的优秀人才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按年轻化、知识化、科研型、开拓型的标准,配齐、配强了学校干部。特别是本届领导班子12名成员中,中共党员4名,均匀年龄只有33岁,全部达大专学历。学校领导成员本着“团结、和谐、务实、开拓、奉献”的要求,带领全校教师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张廷喜校长获县“勤政廉政好校长”称号。
切实加强师表师风建设。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师生共同发展,要责备体教职工以“思想素质好、师德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知识结构广”为目标,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法规文件,召开青年教师“讲师德,尽师职”座谈会,开展“146爱生行动计划”主题活动,让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依法施教,严于律己,自觉做到“以诚信立校、以自信强校、以科研兴校、以创新名校”,塑造曹小教师新形象。郝思年老师曾获省优秀班主任称号,陈先强老师获江苏省希望工程园丁奖,郝跃兰老师获扬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纪美老师获扬州市“师德标兵”称号。
     积极鼓励教师自我发展
     学校鼓励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在不断学习、自我“充电”的过程中,逐步进步实施素质教育和实践课程改革的能力和水平。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创建学习型教师群体,我们从组织形式、学习方法、激励措施等方面给予保证。①开展“给我阳光,我将更加灿烂”读书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名著,不定期地召开信息交流会和读书会;②举办每月一次的教学沙龙,针对改革中的热门、难点题目,展开讨论,使教师萌生新思想,产生教育灵感;③办好星期学校,开展新课标新课程、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理论业务的校本培训工作;④建立写教育教学日记制度,举行教育教学日记交流会;⑤全面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鼓励教师通过参加函授、自考等途径,进步学历层次,目前,全校专任教师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74%,已获本科学历的7人,本科在读25人。
     注重造就骨干教师队伍
为建设一支自身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骨干教师队伍,学校制定了《曹甸镇中心小学教师培养规划》,出台了《曹甸镇骨干教师评选条例》,鼓励教师争当“领头羊”。我校青年教师人数众多,为了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校开展帮扶结对活动,要求这些青年教师在师傅的指导下,达到“一、三、五”工程的要求。学校成立考核小组,对青年教师进行考核,有效地激励青年教师健康、快速地成长。三年来,我校教师在县级以上受到表彰奖励的有61人次,论文、教学设计发表、获奖58篇。目前,学校拥有扬州市骨干教师4名,宝应县骨干教师3名,镇级骨干教师49名,形成了一支县内外有一定着名度的骨干教师群体。
     三、追求人本化的学校治理
     多年来,曹甸镇中心小学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不断端正办学方向,“三风”建设卓有成效,特色建设日益鲜明,社区教育健康发展。
     认真实行制度治理。学校先后制定了《曹甸镇中心小学学校章程》、《曹甸镇小学综合考核赏罚办法》、《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评选考核奖励条例》等一系列制度,逐步完善并形成了一套科学化的治理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在治理的方法和模式上,我们采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治理模式,使学校常规治理工作的贯彻实施处在一个立体、多层的治理网络之中,形成了有效的治理新格式。
     高度重视民主治理。学校充分发挥党、团、工、青、妇、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等群团组织在民主治理中的作用,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对学校章程、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和考核赏罚方案等重大决策广泛征求意见,交教代会讨论、表决通过后执行。学校实行校务公然,接受全体师生和社会的监视。让教师参与学校治理,进行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治理。
     积极追求人性治理。为了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学校努力做到对老师尊重、理解、宽容和善待。班子成员坚持民主同等的工作作风,努力建构一个团结协作、心心相印、勇于开拓的领导集体。学校每周举行一次“工作例会”,就学校的治理题目让教师各抒己见。教师生活中有困难,学校能为教师排忧解难,主动关心。各种节日、纪念日学校做好 “文章”,满足教师的精神需要。
     四、探索素质化的教育途径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看成德育的主体,充分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课堂的作用,认真做好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各项教育工作,增强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德育为首”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
     德育治理常态化
     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树立全员育人思想,形成人人抓德育的氛围;学校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功能,形成“学校、社会、家庭”齐抓共管、共育新苗的网络,健全社区教育活动组织,成立家长委员会,聘请校外辅导员、专职法制副校长、法制班主任。学校采用学生家长反馈、家长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精益求精工作,使学校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学校强化德育工作的制度治理,根据计划、制度定期督查,坚持教育与治理相结合,严厉校风校纪,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
     养成练习规范化
     加强行为规范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新颁发的《守则》和《规范》。遵循“高出发点、严要求、经常抓”的原则,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练习,重点开展“学规范、争五好”活动,组织了以“创文明校园,做文明师生”为主题的宣誓签名仪式,对照“五好”要求,要求学生做到:“三轻轻”(说话轻轻、走路轻轻、取放物品轻轻)、“三随手”(随手关灯、随手封闭水笼头、随手捡拾废纸)、“三个不”(稳定涂乱画、不追逐打闹、不进入网吧)。狠抓以“会预习、会听课、会作业、会考试、会反思”为重点的“五会”学习习惯培养。
     认真梳理师生中存在的不良行为表现,组织检查监视、考核评选,进步活动的实效。校园处处体现了学生自我治理、自我教育的良好秩序。
     传统教育乡土化
     挖掘革命老区丰厚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乡土化的传统教育。充分利用学校的德育基地、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育人作用。经常组织师生在四零义士墓前缅怀先烈们的劳苦功高,在苏中公学纪念碑前追忆前辈们的创业历程。请新四军老战士、苏中公学老校友、老党员向学生讲述革命故事,先容老区的革命历史和光辉历程;让学生在英雄当年战斗过的地方感受当年的战斗经过;请个私老板先容办厂经历,让学生知道改革开放给农民带来的巨大生活变化;让学生参观玩具厂,亲眼目睹玩具的生产过程,动手尝试劳动,体会劳动的艰辛。
     主题活动系列化
     近几年来,学校先后开展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创建诚信校园,培育诚信师生”活动、“讲文明、树新风、改陋习”活动、“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活动、“珍爱生命,阔别毒品”活动;少先队开展了 “雏鹰争章”实践活动、“新世纪我能行”体验活动、“手拉手”互助活动、“扶残助残”活动、“爱心助成才”活动,“知荣明耻,我们先行”活动,这些活动成效明显,多次受到上级部分的表彰。在全国少先队“传承民族精神、争做时代能人”知识竞赛中,学校获优秀组织奖,2人获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6人获三等奖;在第十六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中国电信杯”金钥匙科技教育大赛中,我校获“先进学校称号”。
     五、推进科学化的教改实验
     走科研兴校之路,是学校开拓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我校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以教科研为先导,整体推进课程改革实验。
     积极构建教育科研网络
     我校建立了校长室——教科室——课题组三级教育科研网络,校长对教科研工作负总责,分管校长和教科室主任直接抓,学校各处室全力配合,形成了层次清楚的学校教科研队伍。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科研工作的措施和制度,学校规定:中层以上的学校干部和骨干教师必须有自己的研究课题,教育科研与教师职称评定、年度考核、评优评先、奖金挂钩,确保教育科研工作落到实处。
     切实进步课题研究质量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环节。我校现有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3个,县级课题13个。《小学开放式语文教学研究》已顺利通过省市专家组的结题鉴定,该课题是省教学研究“十五”立项课题,自2001年5月开题以来,历经四年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受到专家组的好评并获市优秀课题评选三等奖。,2004年,我校被确定为江苏省和谐教育实验学校,学校已将《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研究》确定为“十一五”期间教育科研的主课题。省级立项课题《和谐教学与学生自主发展研究》已进入研究阶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两名教师获省“和谐杯”优质课评选二等奖,另有5人次分获省和谐教育优秀论文(案例)评选一二三等奖。又继续申报“十一五”课题,我镇共申报了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1个,市级课题 3个,县级课题18个,确保了 “十一五”课题立项的层次、质量、数目均好于“十五”期间。
     整体推进课程改革实验
     抓好校本治理。我们立足本校实际,积极建立课程改革的组织治理、激励和保障机制。建立切合农村小学实际的课改治理制度,抓各项制度的落实,做到任务到人,职责明确,确保课改实验工作有章可循,以保证课改工作均衡推进。
     深化教学改革。实行“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的备课治理改革,增强了备课的实效性。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我为进步教育质量献一策”、精细化治理案例分析、由江苏省教师培训学会组织的优秀教育论文大赛、亲近母语优秀案例评选、蓝天杯论文大赛、江苏省第六届新世纪园丁教育教学论文大赛、金帆杯论文大赛、师陶杯论文大赛、和谐杯论文大赛、和谐杯课堂教学竞赛、新荷杯课堂教学竞赛。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转变。在全县课堂教学达标验收活动中,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优秀率达60%,合格率达100%。在各类课堂教学竞赛中,我校教师有21人次在县级及以上获奖。
     教育科研引领着课程改革,课程改革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我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受到了上级教育部分的好评,曾被评为“宝应县课改实验示范学校”,课改工作经验曾在县、市课改会议上交流。
     六、提升特色化的办学质量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多年来,我们曹甸镇中心小学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进步教育质量不动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我校学生思想品德合格率达100%,优秀率达60%,学生文化素质合格率达99%,优秀率达40%;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9.6%,优秀率达40%;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县前列,2005年被县教育局评为“教学质量先进校”。
     德育传统发扬光大
     我们将革命老区的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扎实开展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活动,学校涌现出了很多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优秀班主任,少先队被评为扬州市红旗大队,六(5)中队被省委宣传部、省少工委命名为“苏中公学中队”,学校多次被评为县德育工作先进学校,还被评为扬州市“红围巾示范校”。
     校本资源充分利用
     我们十分重视校本课程开发,依据革命老区和教玩具之乡的特点,我校开发了《玩具》、《历史人物和现代名流》、《文体小百科》、《礼节教育》等校本课程。这些校本课程的实施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艺术教育特色鲜明
     我校成功地举办了七届校园艺术节,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逐步形成了艺术节的特色,凸显文化内涵,与学科紧密配合,尽可能地给每位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特长和才能的机会。我校坚持开办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科学、文学等爱好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参加。学校连年被评为县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在县才艺大赛中获组织奖,多个节目在市、县文娱调演中获奖。在第十届《希望星杯》全国青少年儿童字画摄影艺术竞赛中,4名教师获指导奖,12名学生获一二等奖。在县“三城同创”中小学生书法、美术竞赛中,有4名学生获奖。
     “宝刀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百年曹小、百年沧桑,成绩只属于过去,今后,曹小人将以“追求更好,敢创一流”的曹小精神,不断攀登,不断跨越,向着创建一流教育名校的宏伟目标迈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坚信在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在市县教育局正确领导下,依靠全体教职工的奋发努力,不断加大投入、优化治理、创新教育、丰富内涵,曹甸镇中心小学一定会有新的更大的发展。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0514.cc All rights reserved.